1.
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應端莊。表情神態應表現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與人交往要面帶自然微笑。言談措辭銀行盡量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態度要誠懇、親切,語言簡潔、得體,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重復羅嗦。
2.
無論在什么時候,遇到了熟人和師長要主動打招呼并報以真誠的微笑。
3.
避免在公眾場所高聲談論或爭論,即使在公眾場所發生沖突,都力求保持冷靜。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如何做到文明禮儀?
1、不亂丟垃圾、亂倒污水、隨地吐痰。?
2、不亂穿馬路、闖紅燈、翻交通護欄。?
3、不亂停亂靠、亂鳴喇叭、隨意掉頭。?
4、不說臟粗話、袒胸赤膊、隨意吸煙。?
5、不酒后駕車、駕駛時打電話、抽煙。?
6、不占道經營、私搭濫建、亂牽亂掛。?
7、不踐踏花草、破壞綠化、損壞公物。?
8、不在公共場所吵鬧喧嘩、插隊搶座。?
9、不亂涂亂貼亂畫。?
10、不抹牌賭博、酗酒滋事、擾亂治安。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不文明行為:
1、吃飯弄出很大聲響。
2、公共場所吸煙。
3、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4、隨處吐口香糖。
5、說臟話粗話。
6、踐踏花草破壞綠化。
7、侵占或故意損壞市政基礎設施。
8、忽略靠右行走(上樓梯)。
9、乘搭公共汽車(升降電梯)不按習慣先下后上(先出后進)。
10、在影劇院大聲聊天或接聽電話。
11、插隊。
12、隨處張貼、涂鴉。
13、在會場、影劇院或圖書館等安靜場所大聲講電話或手機鈴聲擾人。
14、高空擲物。
不文明行為,指人們由于公共道德缺失而做出的違背公序良俗的舉止和動作。很多人覺得這是小問題,不值得上綱上線。還有的認為,公共場所是公共的地盤,沒人指責,也沒有監督和輿論壓力,形成了一種安全的、從眾的無意識狀態。
擴展資料
1、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動作,語言,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做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2、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3、文明用語:1、您好! 2、請坐!3、請問…… 4、請稍候! 5、對不起!6、請原諒! 7、很抱歉!8、沒關系!9、不客氣!10、謝謝!11、請不要著急!12、對不起,讓您久等了。13、您請講! 14、我會盡量幫助您。15、為您服務是我應該做的。16、有不懂的地方您盡管問。17、非常感謝您的合作18、再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