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躹躬的意思】熱度:32
1. 躹躬禮儀圖
鞠躬禮儀的動作要領,行鞠躬禮時面對客人,并攏雙腳,男性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女性雙手合起放在身體前面,鞠躬時必須伸直腰,腳跟靠攏,雙腳腳尖處微微分開,目視對方,然后將伸直的腰背,由腰開始的上身向前彎曲,鞠躬主要表達彎身行禮,以示恭敬。
2. 躬身回禮的躬意思
一鞠躬是尊敬。三鞠躬是哀思。
三鞠躬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三復彎制身致敬,為最敬之禮節。詞語解釋民國元年頒布的禮制。三度彎身致敬,為最敬之禮節。 吳虞 《墨子的勞農主義》:“三叩首改為三鞠躬,并沒有好大的知關系。”喪事禮儀一鞠躬,敬畏天地。二鞠躬,哀悼死者道。三鞠躬,撫慰家屬。禮成,家屬還禮
3. 躹躬的正確姿勢
先斜45度角從講臺一側后方上臺,走路時步伐要優雅,要面帶微笑,眼睛要面視臺下正中央,但眼睛不能看得太高或者太低,一般眼睛看到臺下最后幾排的高度為宜.然后先走到話筒一側站好,立定以后再鞠躬,保持1-2秒.然后起身,站定后再走到話筒面前.自我介紹并向評委和各位觀眾問好!
4. 鞠躬禮儀圖
鞠躬禮在我們國家是一種傳統禮節,彎腰90度,表達的是尊重、恭敬,更多時候,這種禮節一般會表現在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以及表演者對臺下的觀眾感謝,這樣的舉動比任何一種語言都誠摯,那么鞠躬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呢?
鞠躬是左手在前還是右手
鞠躬行禮有兩種,一種就像西方傳統的那樣,右手撫胸,左手在背后,這種鞠躬禮來自歐洲,最早都是貴族們用右手執帽,后來演變成右手撫胸口,表達的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敬佩。中國也用這種行禮的方式,不過只是手里有帽子的情況下,如果不用拿帽子,那么就用另一種鞠躬的方式。
雙手下垂,彎腰90度,這種鞠躬的方式,不僅在中國,在韓國、日本和朝鮮更是經??吹?。
因此,鞠躬行禮要右手在前。
鞠躬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
可能很多人覺得鞠躬這種禮儀沒什么難度,彎下腰就可以了,其實,鞠躬可沒這么簡單,想要把鞠躬禮儀做對了,要做到以下幾種姿勢
1 肩部自然下垂,收下頜,不能注視對方的眼睛。
2 雙腿要并攏,鞠躬身體彎曲成30度或90度,要保持3秒左右,不能時間太短,會顯得不夠尊重。
3 鞠躬結束后,不要馬上就走,而是要在腰部挺直后,注視對方的眼睛。這樣才算是鞠躬完成。
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禮儀,最常用到的就是握手和鞠躬,鞠躬對長輩和師長是最恭敬的表達方式。所以,學會和應用這種傳統禮儀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
5. 躬身禮圖片
一、禮儀:
1、宮人見正三品以下妃嬪行躬身禮,正三品以上及皇上,太后行屈膝禮。對比自己位高的宮人,需行躬身禮。
2、后宮妃嬪遇比自己分位高者,需行躬身禮。遇皇上或太后,行屈膝禮。
3、秀女遇后宮妃嬪一律行躬身禮,遇皇上,太后或皇后,需行屈膝禮。
6. 躹躬禮男士圖片
1、社交、商務鞠躬禮:
(1)行禮時,立正站好,保持身體端正;
(2)面向受禮者,距離為兩三步遠;
(3)以腰部為軸,整個肩部向前傾15°以上(一般是60°,具體視行禮者對受禮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時問候“您好”、“早上好”、“歡迎光臨”等等;
(4)朋友初次見面、同志之間、賓主之間、下級對上級及晚輩對長輩等等,都可以鞠躬行禮表達對對方的尊敬。
2、深鞠躬:
其基本動作同于三鞠躬,區別就在于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彎腰幅度一定要達到90°,以示敬意。
3、三鞠躬:
(1)行禮之前應當先脫帽,摘下圍巾,身體肅立,目視受禮者。
(2)男士的雙手自然下垂,貼放于身體兩側褲線處;女士的雙手下垂搭放在腹前。
(3)身體上部向前下彎約90°,然后恢復原樣,如此三次。
7. 躬身施禮的躬是什么意思
躬身施禮:古代一種類似鞠躬的禮節;鞠躬行禮的意思。
8. 躬身行禮的意思
躬字開頭的成語 :躬身行禮、躬冒矢石、躬操井臼、躬逢其盛、躬蹈矢石、躬行節儉、躬體力行、躬耕樂道、躬自菲薄、躬先表率、躬先士卒、躬擐甲胄、躬行實踐、躬逢盛事
9. 致禮以治躬
一般而言,古人認為君子儀態貴莊重??鬃诱f“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會有威儀,有威儀然后才有敬。因此說“臨之以莊則敬,莊敬則嚴威。”
《禮記》曰“致禮以致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
“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所以,人應當與人忠、執事敬、居處恭,平時生活容貌儀態端正莊嚴然而,要人莊重嚴肅并不是令人望而生畏,而是嚴肅不失溫和,威嚴不令人可怕,莊敬而又安詳。
10. 躬禮什么意思
基礎釋義
1.小心謹慎的樣子:~如也?!M瘁。
2.彎身行禮:~道謝。深深地鞠了個躬。
詳細釋義
恭敬謹慎貌。
《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漢書·馮參傳贊》:“ 宜鄉侯 參 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 顏師古 注:“鞠躬,謹敬貌。”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復楊漣等官爵并起被廢諸臣旋欽定逆案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此祖宗養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義,豈問存亡。”
彎腰曲體。
南朝 梁 沉約 《上宋書表》:“臣遠愧 南董 ,近謝 遷 固 。以閭閻之才,述一代盛典,屬辭比事,望古慚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負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魈》:“急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 朱自清 《溫州的足跡》二:“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彎腰行禮。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執鞭鞠躬,以重 陸公 之威。”《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説罷,便向姑娘執手鞠躬,行了個半禮。” 老舍 《茶館》第二幕:“這是怎么啦? 民國 好幾年了,怎么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鞠躬盡瘁”的省語。
清 李載 《遙贈閻古古先輩》詩:“鞠躬詎肯輸 諸葛 ,斷指終期報 賀蘭 。” 清 唐孫華 《諸葛武侯祠》詩:“委寄尋前諾,艱危誓鞠躬。”參見“ 鞠躬盡瘁 ”。
例句
1.周總理鞠躬盡瘁,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豐功偉績。
2.赤膽忠心為黨,廉潔奉公行政,嘔心瀝血為民,鞠躬盡瘁奉獻。
3.防腐當好人民公仆,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
11. 躹躬標準動作
鞠躬即彎身行禮,源于中國的商代,是一種古老而文明的對他人表示尊敬的鄭重禮節。
它既適用于莊嚴肅穆或喜慶歡樂的儀式,又適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務活動場合。鞠躬禮的分類 一種是三鞠躬。敬禮之前,應脫帽或摘下圍巾,身體肅立,目光平視,身體上部向前下彎約90度,然后恢復原樣,如此連續三次。另一種是深鞠一躬 (15度~90度),幾乎適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務活動場合,在初見的朋友之間、同志之間、賓主之間、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為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禮。
鞠躬禮的動作要領 男性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女性雙手合起放在身體前面。彎腰速度適中,之后慢慢抬頭直腰。
行禮時要注目,不可斜視,受禮者同樣,禮畢抬起身時,雙目有禮貌的注視對方 鞠躬禮的注意事項 施禮時,目光不得斜視和環顧,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煙卷或吃東西,動作不能過快,要穩重、端莊,并帶有對對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禮者應以與施禮者的上體前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還禮;
但是,上級或長者還禮時,不必以鞠躬還禮,可以欠身點頭或握手答禮。鞠躬禮在東南亞一些國家較為盛行,如日本、朝鮮等。在接待這些國家的外賓時,要行鞠躬禮,要注意三項禮儀準則:
1、受鞠躬應還以鞠躬禮;
2、地位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較低的人鞠躬要相對深一些。鞠躬禮運用的場合 ②接送客戶時,30度鞠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