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滴酒不沾的人怎么應酬】熱度:28
1. 應酬喝酒禮儀
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就有敬酒三杯的說法,三就是多的意思,意為讓客人多酒。在古時候,古人喝酒經常是以三爵為禮,也就是喝酒的時候,主人是要先于客人喝酒的,主人先喝酒,是向客人傳遞此酒沒有毒的意思,讓 客人可以放心的喝酒。這種禮儀被稱之為獻。
主人喝完之后,客人要回敬,這 稱之 為報,到后面主人為了勸客人多喝酒,自己就會先喝,這被稱之為酬,客人在主人喝完酒之后,也會舉起酒杯喝酒,是為了應酬,也是回應主人的意思?,F在在酒桌上的頭三杯利益,就是根據這個禮儀演變而來的。
在酒桌上敬酒,第一杯是初次見面的剛認識主動敬一杯。為了加深印象,拉近關系,敬第二杯,飯局結束的時候,終結性的敬一杯。
在與領導或者是長輩碰杯的時候,要將自己的杯口壓低到對方的2/3處,不能平行,平行代表了平起平坐,壓低杯口表示自己的謙卑或輩分低。杯口不能壓得太低,太低了也不適合,有點過了。
2. 應酬喝酒禮儀有哪些
應該怎么喝酒?應該不喝酒……除非你想喝。 應酬應酬,要么別人請你要么你請別人,無非就是一個氛圍,烘托一下雙方的友誼! 如果你不會喝酒或只能沾一點點,最好是一開始就不要碰酒!不要喝了兩杯才說不能喝酒,這樣容易引起誤會!
跟這人喝了沒跟那人喝,容易讓人覺得不尊重人。所以你一開始不碰酒,反而別人會覺得沒什么! 如果你酒量好又想喝酒,剛開始的時候就要藏拙,以免一開始喝得太猛,導致后面容易失控喝多!然后喝酒的話,注意一些酒桌禮儀和文化,比如碰杯禮節、敬酒次序等等
3. 應酬敬酒禮儀
首先有一個觀點你要明確:除非你是這場酒局的組織者或主角,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刻意注意你的表現。
參加酒局前,一要看這個酒局屬于什么性質的酒局,二是要看自己在酒局中的位置,三要考慮自己在說話前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弄清楚這三點后,你就能明白在酒局中的定位,自己應該如何表現才能符合自己的定位。
酒局本身就是一群互相認識的人或者是還不太熟悉的人,因為某個特殊的原因聚在一起。既然你也被邀請,那也算是一個客人,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用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讓人笑話,更不要想著要在酒局上有多大的表現,成為全場的焦點。
你只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就當是簡單地吃個飯,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合乎酒桌禮儀,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什么時候要敬酒,別人來敬酒又該如何回應等。
4. 喝酒文化喝酒禮儀
敬酒的禮儀很有很多首先由你向長輩敬酒,那么酒杯要應該在酒杯底部小貝兒,向你敬酒,你的酒杯應該高舉一些,讓小輩的酒杯放在下方同事之間喝酒,敬領導應該站在領導的對策或者站在領導的一側左側將酒杯放在與酒杯的下方的一半同事之間相互喝酒,如果是在你年齡比較高的,也應當是同樣的道理
5. 喝酒 應酬
所謂的應酬,也就是社會交際。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的群體當中,每天都要跟許許多多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不可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所以無論如何也離不開社會交際,也就是應酬。特別是那些開公司,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更應該學會應酬。學會應酬,要從社交禮儀開始,又能夠文明禮貌,口齒伶俐,可以清楚表述自己的意思,當然也包括別人說話的意思,能夠聽懂。衣著和言語得體等等,應酬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6. 喝酒社交禮儀
喝酒時,要注重最基本的禮儀,顯得很有涵養,下面就說說喝酒的禮儀和禮貌。
操作方法
1.敬酒的時候,要雙手拿杯,而且要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樣做是對別人的尊重,顯得自己很有教養。
2.敬酒的時候,要允許別人根據自己的酒量來喝酒,不要用激將法強行灌對方喝酒,這樣顯得很不禮貌。
3.敬酒的時候,自己的酒杯要比別人的酒杯低一些,這樣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先伸出酒杯,不可以伸得太低,否則別人沒法端得更低。
4.敬酒時,要敬一個人,不要敬大家,否則會讓別人誤會你太抬高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當成地位高的人。
7. 喝酒時禮儀
一、上酒規矩
一要考慮場上人的口味習慣,準備各類酒及飲料。有人喜歡喝啤酒,有人專喝干紅,有人口味重非白酒不喝,有的人口味輕滴酒不沾,則要準備飲料,以飲料代替酒,理論上應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二要當眾開酒瓶,無論是東道主還是服務員都應注意,必須能讓酒場上人看清操作過程。如此作為,至少告訴酒場上的人們,這酒是整瓶的,是原包裝的,杜絕人們猜測酒的來路,也防止殘酒次酒充數。
三要圍繞酒型的特色,做好技術處理。比如冬天喝白酒時,要給酒加溫。喝紅酒時要醒酒,喝女兒紅之類米酒要預預熱。四要按酒型準備杯子,不能用同一個杯子喝兩種酒,也不能混淆杯子倒酒。喝白酒不能用高腳杯,紅酒不能用白酒的酒壺醒著。
8. 喝酒吃飯禮儀
1.更講究的,如果來報有人來,無論尊卑地位,全席之人應出迎。
2.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3.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
4.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8在對面),右手邊為3,5,7(7在正對面)。
5.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
6.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7.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8.餐巾應攤開后,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
9.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10.餐畢,要將餐巾折好,置放餐桌再離席。
11.入席時,應等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席。
12 喝湯時,第一次舀湯宜少,先測試溫度,淺嘗。喝湯不要出聲。
13.喝湯時不要任意攪合熱湯和用口吹涼。
14.湯舀起來,不能一次分幾口喝。
15.喝完湯,湯匙應擱在湯盤上或湯杯的碟子上。
16.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17.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臺入座.
18.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應用匙取食。
19.粒狀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來吃.
20.果汁少較脆的水果如蘋果、柿子、梨,可將之切成四片,削皮后取食。
21.桃及瓜類,削皮切片后,取食.
22.入座后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3.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24.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25.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26.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是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27.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宜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28.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及為不雅。
29.切忌用手掏牙齒,應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30.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及放屁。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31.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記勸酒、猜拳、吆喝。
32.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33.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
34.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35.如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36.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盤中。輕聲告訴侍者更換。
37.就餐時,如發現還沒吃的食物有昆蟲或碎石,不要大驚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38.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
39.食畢,餐巾應折好放在桌上.
40.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征得鄰座的同意。
41.在餐廳就餐,不能搶著付賬,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搶付賬。
42.進餐的速度應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43.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影響歡愉的氣氛。
44.應等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45.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
46.用餐后,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后,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9. 應酬喝酒禮儀規矩
應酬,之所以成為中國男人自覺遵循的一種群體性行為,有賴于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家庭乃至于男人自己,要求男人必須是強者。
這種單一的悲劇性定位,決定了男人一生無法輕松。“三十而立”,這個“立”字被無限放大;“望子成龍”的“龍”字被神化,以及被賦予的“光宗耀祖”的重任,給了男人奮斗的動力的同時,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因此男人不可以沒有事業,而想要事業成功,如何離得開交往和應酬?
踏入江湖易,淡出江湖就難了。說白了,難就難在,如何擺脫得掉利益的誘惑,如何戰勝得了永無止境的欲望?誰會甘于承認自己的平庸,甘居粗茶淡飯的布衣一族?
眼下流行的成功男人的等級劃分,明確無誤地表現了現代人的衡量標準。且看新版“好漢歌”:
“一等男人家外有家;
二等男人家外有花;
三等男人歌廳酒吧;
四等男人下班回家。
”也就是說,沒有應酬的男人是末等男人,天天準時下班回家的男人,基本上就是除了回家再也沒有什么去處的男人,只得灰溜溜、乖乖地守著電視,守著黃臉婆。因此,要想扔掉無用男人的帽子,只能硬著頭皮頻繁出入應酬場合。
二、中國人情文化的延伸。
從過去以傳統家族為圓心而擴展的關系網絡演變為現今常規的社交活動,決定了應酬承擔著感情交易的功能,建立、發展和鞏固人際關系,成為事業能否成功的重要軟件資源。所謂的“感情投資”,實際上是非現金交易的商業行為,變相的談判桌,均被利益所驅使。沒有四通八達的人際網絡,將寸步難行。
三、男人求得性別認同和強化的一種約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