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儀表是什么意思】熱度:65
1. 禮儀中的儀
古代手禮種類1
1、稽首禮:稽首禮是幾種禮節中被看作最高級、最隆重的禮節,用于古人拜天地,祭鬼神。行稽首禮時,要跪在地上頭碰地面,并且這個姿勢要保持很久,以此虔誠。
2、頓首禮:頓首禮是以下對上之禮,當晚輩看望前輩時就需要行頓首禮。行禮時,行禮之人跪下并將雙手前拱形成半圓狀,向前俯下身子,直到頭與心平齊。行頓首禮時停頓時間稍長則表示其對前輩十分尊敬?!?/p>
3、震動禮:震動禮是一種喪禮,當出席葬禮時,將兩只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對死者的哀悼與尊敬。有時要在頓首、跪拜之后哭著跳躍來表示自己內心極度悲痛,跳躍會使得胸腔內震動,因此叫做震動禮?!?/p>
4、吉拜禮與兇拜禮。當出席喜慶的場合時會行吉拜禮,行禮時男性把左手放在右手上,而女性則把右手放在左手上;當出席沉重兇事的場合時則行兇拜禮,這時做法就完全相反,男性將右手放在左手上,而女性則把左手放在右手上。因此對于男女的左右手,是萬萬不可顛倒的?!?/p>
5、肅拜禮:肅拜禮是九種拜禮中最輕的,也是婦女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行禮之人跪下,雙手疊在一起放在胸前,頭微微向下但不必碰到手背,這種禮節到后來慢慢演變成清朝的萬福禮。
6、拱手禮:拱手禮也是有講究的,行禮時,身體微微前傾,男子左手在前,右手握拳,而女子右手在前。左右手順序不當就會貽笑大方,比如成龍在某年春晚上作揖時將右手放在了前面,行了一個女性拱手禮,實在尷尬。拱手禮在當代已經很少有人用了,它漸漸被握手禮替代,也逐漸被人們忘記?! ?/p>
7、叉手禮:叉手禮是下級對上級、卑者對尊者行的禮節。行禮時,女性將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翹起左手大拇指與小拇指,伸直右手四指,放在胸前。說起叉手禮,不得不提水滸傳里的潘金蓮,雖然在水滸傳里她是個水性楊花、心狠手辣弒殺親夫的主,但她也是個知禮懂禮的女子。潘金蓮本是有錢老爺家的丫鬟,不愿做老爺的小妾才被老爺許配給武大郎,既然是有錢人家的丫鬟,禮節之事不在話下。水滸中有一回,潘金蓮竹竿打到了西門慶,書中寫她叉手深深道了個萬福,西門慶見他這般,心想此女子居然知曉叉手禮,實在不一般,這才對其印象深刻。所以說知曉必要的禮節還是算作加分項。
8、寒暄:寒暄之禮保留至今,古人見面寒暄時會互相問候“無它乎?無恙乎?”這個也是有來歷的,“它”字是古時蛇字的初文,而古人常認為蛇代表疾病,因此“與它乎”則是問候最近有沒有生病,表示對身體健康的問候?! ?/p>
古代手禮種類2
1、拱手禮
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視距離遠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見禮,送別禮?! ?/p>
2、揖禮
在胸前抱手,輕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禮,敬長上,同學朋友互敬?!?/p>
3、一拜禮(拜禮)
展臂,至胸前合,攏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于初相見,敬長上,行家禮。只行一個。 常規大禮?!?/p>
4、兩拜禮(再拜禮)
展臂,至面部前,攏手。躬身(45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于向長上行大禮。一般行一個,叫“拜”。最多行兩個,叫“再拜”?! ?/p>
5、三拜禮(再拜額手禮)
立定,挺身,莊重。 “雙手附心。”雙手附在胸腹之間,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疊并,兩肘與手成直線。雙手表示“與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剛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載,大包容,大豐富,大付出。兩德兼備而各有顯。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 “高揖。”雙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額頭前方,兩臂伸直。 “行禮(拜)。”頭、頸、手臂皆不動,腰部下躬,深躬(90度)。 “興。”起身,雙手升至額前。 “再行禮(再拜)。” “興。” “額手。”雙手貼向額頭,再推出。 “三行禮(三拜)。” “興。” “禮成。”雙手復位,至胸腹間。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師,特定場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禮。 用于集體行大禮。 大禮站著行要行三個,叫“再拜額手”,相當于古代的“再拜稽首”?!?/p>
6、叩首禮
古人因為席地坐在小腿和腳后跟上,叫“踞”、“正坐”,行這個大禮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禮是“再拜叩首禮”。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離開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來。先行拜禮,行兩個。拜禮的動作是,雙手在額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隨手臂前傾。行第三個禮時,兩手下行,分開,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貼在側前方地面上,額頭叩至地面。
第三個禮儀動作也可以雙手不分開,額頭叩至手心。這三個禮儀動作表示越來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個叩首禮。站著行就是“再拜額手禮”和“額手禮”。三,表示多,再多也還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禮,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場合敬先師,特定場合敬親生父母輩祖輩,結婚那一天夫妻對拜。不可以隨便行。隨便行是褻瀆禮儀,褻瀆對方?!?/p>
7、執手禮
雙手平伸并出,晚輩手心向下,長輩手心向上,長輩握住晚輩的手。長輩可以坐著,執晚輩之手。 家庭禮儀。結婚時夫妻禮儀?! ?/p>
8、交手禮
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師禮時,師代孔夫子還禮??鬃酉裆?,孔夫子用的是這個還禮動作。雙手在胸前交叉疊并,推出,平示。 師不能隨便還這個禮?! ?/p>
9、鞠躬禮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頷首、躬身,長者用于還禮。
10、附手禮
雙手附胸腹間,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禮前站姿,升國旗站姿。表示誠意正心。 握手、揮手、擺手、招手、擁抱、起身、鼓掌、點頭、躬身、應答、微笑、示請、示讓,也是禮儀,屬于“儀”、“貌”的范疇。
古代手禮種類3
中國古代禮儀手勢 兩膝跪地,雙手合抱放在地上,頭低下觸到手。
再拜 :拜兩次叫再拜,是進一步表示敬意的行禮方式?! ?/p>
跪:兩膝著地,腰和腿伸直,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
稽首:它是跪拜禮的一種,后來行這種禮不限于君臣之間。行這種禮時,跪在地上,伸出頭在地上作較長時間停留?! ?/p>
拱、拱手、作揖:這是三種相同的行禮方式。
磕頭: 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別號進齋,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內平磕了頭,分賓主坐下?! ?/p>
唱喏:古時男子行的禮。給人作揖,同時向人說致敬的話?!?/p>
道萬福:特指女子與人見面時所行的敬禮。行禮時,雙手手指相扣,放在左腰側,彎腿屈身以示敬意?! ?/p>
壽:以酒或以物向別人祝福?! ?/p>
執手:表示親昵的行禮方式,和現在的握手相似。
2. 禮儀中的儀指哪四個詞
儀,漢語規范一級字(常用字)。最早見于篆文,讀作yí,即《說文解字》:“儀、度也。從人義聲”。本義為人的外表或舉動。引申為“按程序進行的禮節”、“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等義。
釋義
來自《學生新華字典》
1.人的容貌、舉止、風度等
組詞:儀表、儀容、儀態、威儀。
2.禮節;儀式
組詞:禮儀、司儀。
3.禮物
組詞:賀儀、謝儀、程儀、菲儀。
4.傾心;向往
組詞:心儀。
5.可以作為衡量標準的器具
組詞:儀表、儀器、地動儀、渾天儀。
3. 禮儀中的儀式
答;
1 禮貌;指的是,待人之中言談舉止的禮貌行為。
2 禮儀;指的是,站,走,坐的姿勢和微笑的標準姿態。
3 禮節;每個民族的禮節不同。
4 儀式;在各種儀式中,不管是微笑的,還是嚴肅的但服裝必須整齊。它們的關系一環扣一環,體現著國家和民族的氣質,區別就在此了。
4. 禮儀中的儀是指什么
不一樣。
禮:是內在的,是人們對自己、對他人的尊重敬意的態度
儀:是外在的, 是通過一定的形式、程序、動作等表現出來的禮
禮和儀是密不可分的,內在的“禮”只有 以外在美的形式表現出來時,才是真正的“禮”,因此只有禮和儀完美的結合,才是完整的禮儀
5. 禮儀的儀式感
接親指的是傳統結婚習俗中的一項流程,具體來講即為在結婚當天男方家由新郎和伴郎以及專門的接親人員去女方家將新娘接到婚房或酒店的一種習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接親的流程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
一、接親的流程
1、雙方新人早起準備,新娘吃早飯化妝,靜候新郎的到來
2、新娘準備紅包,給新郎家的親戚朋友以及司機師傅等
3、新郎與婚車車隊進行聯系,帶齊接親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出發前去新娘家
4、新郎在到達新娘家之后需要使出渾身解數見招拆招,最終抱得美人歸
5、新郎在進入新娘房間之后需要為新娘獻上捧花,此時的攝影師和攝像師就可以記錄下美好的瞬間了
6、新郎需要在新娘所在的房間內尋找婚鞋
7、新郎在找到婚鞋之后,需要由新娘的親戚背著新娘下樓,并安置在婚車車隊的頭車中
8、這時新郎需要給新娘的父母敬茶,新娘的父母需要給新郎紅包
9、當婚車車隊到達新房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婚車經過的路上放鞭炮,等待婚車到達目的地之后,新郎需要背著新娘前往婚房
10、當新人們都到達婚房之后,新娘需要給新郎的父母敬茶,此時新郎父母需要給新娘紅包以示禮節二、接親的注意事項
1、男方接親的人選
一般來講,新郎在去女方家接親時需要帶上家中的親戚、伴郎團、家中兄弟以及自己的好友。具體來說,家中的親戚最好以伯伯舅舅等輩分較高的人為主,盡量避免找姑父或者姨夫前去接親,這樣的寓意不好。
2、接親路線的選擇
新郎在接親時,一定要對接親的路線進行規劃,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婚后生活多討得一些喜氣,具體來講即為:
①接親的道路應盡量寬敞,避免崎嶇小路或是不好走的路
②接親時不可走回頭路
③在接親過程中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不可隨意硬闖紅綠燈
④在規劃接親路線時,應盡量避免經過火葬場、殯儀館等陰氣較重的地方
6. 禮儀中的儀是什么
儀的解釋[yí ]
1. 人的外表或舉動:~態?!?。威~(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2. 按程序進行的禮節:~式?!?。司~。
3. 禮物:賀~。謝~。
4.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器。
5. 法制,準則:~刑。“設~立度,可以為準則”。
6. 姓。
7. 禮儀中的儀表是什么意思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后終于事業有成!
8. 禮儀中的儀容儀表
1.儀容指的是發膚容貌
(1)頭發
女生:干凈整潔、無明顯夸張、怪異顏色即可。例如:鮮紅、金色、綠色等顏色都屬于禁止燙染顏色。短頭發露出清晰五官,長頭發可以束起。
男生:禁止燙染夸張不符合大眾審美的發型。例如:白色的錫紙燙、紅色的橄欖頭等。建議不染發,寸頭即可。
(2)妝容
女生:淡妝為主。例如:輕描眉、淡粉底、弱唇彩。如果不會化妝,建議尋求他人幫助或者讓自己的面容干凈、利索、整潔即可,并非必須化妝。
男生:剔須修面,保持清潔,不要給面試官留下邋遢的印象。
(3)指甲
男、女生:干凈整潔,不宜過長。建議剪短,不涂指甲油。
2.儀表指的是衣著打扮
(1)女生著裝禮儀
裙裝/褲裝:西式套裝為主,顏色方面則可以稍加變化,深、淺色系亦可。例如:黑色、白色、藍色等顏色。切記全身的顏色不要超過3種以上尤其是紅色、綠色、金色等刺眼的顏色衣裝。
鞋子:面試時,女士鞋子顏色的選擇以深、淺色為主,方便搭配衣物,如黑色、白色、淺粉等,鞋子顏色的選擇并不唯一,主要根據自己的穿著衣物進行任意搭配即可。女生鞋子類型建議選擇鞋跟高約為3-5厘米左右的中、高跟鞋。由于現在正處于冬季天氣比較冷,同學們可以選擇高跟的短靴,但馬丁靴這類鞋子建議不要選擇。
(2)男士著裝禮儀
襯衫:建議純色為主。例如:白色、粉色、淺藍色等襯衫為主。
西裝:建議純色為主。例如:黑色、深藍色等。最好修身一點,不宜過于寬松。由于現在正處于冬季天氣比較冷,因此,選擇西裝的時候盡可能冬季加厚、棉質西裝為主以達到保暖的效果。
皮鞋:建議黑色為主。比較百搭,最好是系鞋帶的。符合大眾審美。
3.儀態指的是舉止神態
(1)敲門??忌霈F在門口那一刻儀態的考查就已經開始了,因此,當站在門口敲門時音量、節奏要適中。例如:音量要保證能夠讓考官聽到;次數為2-3次最佳。
(2)入場。
(3)就座??脊偈疽馊胱?,方可入座,坐1/3左右的位置即可;雙手放在桌面上,雙腳自然放好即可,男生可以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垂直放好,女生可以雙腳并攏傾斜或垂直放好。
(4)表情。臉上始終保持微笑,不做多余表情。眼神要正視主考官并適當示意其他考官,全程眼神交流自然。忌偷瞄、亂轉。
(5)手勢。在等待讀導語的期間、后續答題的過程中,要避免多余、夸張的手勢動作。例如:抓耳撓腮、用手敲桌子、搓手等動作。
(6)離場。題目全部答完后離場時轉身退出,關好門,大方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