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樂會禮儀包括
交響樂音樂會觀賞禮儀:
1.交響音樂會有一個不成文的流程,上半場安排一首序曲當做開場,然后是一首協奏曲,下半場是一首交響曲。只要音樂會開始,即會關閉所有進出口的大門,等到演奏完序曲后才會再開,接下來協奏曲結束后中場休息時會再次開啟入口。如果遲到,請在門口等一下,這是對那些沒有遲到的愛樂者與演奏家的尊重。
2.每支交響樂都有若干樂章,為了保持作品的完整性,請不要在樂章之間鼓掌,保持安靜。
3.指揮雙手完全落下,提琴手的琴弓離開琴弦、雙手同時自然下落,鋼琴演員雙手完全離開鍵盤等動作,都是可以鼓掌的信號。
4.即使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音樂會,氣氛不像一般音樂會般嚴肅,也應讓孩子事先了解,音樂廳不像電影院,不能喧嘩和進食。中場休息與孩子說說欣賞心得,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體驗。
5.音樂會結束之后,還有一段回味的時間,所以結束后三五秒鐘之后的掌聲,才是最高境界。如果指揮需要觀眾在樂曲中鼓掌營造氣氛,會轉過身來,向著觀眾打拍子,這時候需要跟準節拍,努力成為音樂會的一份子。
2. 關于音樂會禮儀正確的說法是
稍微正式一點,在中國對于音樂廳禮儀國人都不怎么重視,其實應該正裝出席的,不過你現在穿正裝聽音樂會大家會覺得你怪,所以稍微正式一點就好了,既尊重演奏家也不會在人群里面太凸現。而且只要你仔細觀察,去聽音樂會的人中基本上到了40多歲或者是教養極好的人去基本上都是男的正裝女的小禮服。
3. 音樂會禮儀和注意事項
1,音樂會前請不要吃太多食物,特別是不要喝太多水。這樣會使你總是往衛生間跑,會影響到其他人。
2,參加音樂會的穿著為男性著西裝,女性著洋裝(裙裝)或小禮服。請注意服裝儀容的整潔,服裝不用過分華麗,但請避免著牛仔褲,休閑服,拖鞋或奇裝異服。
3,關于拍手,首先音樂會開始時,應鼓掌迎接指揮上臺。其次,為了不破壞樂曲的整體性,一般在整首交響樂或整組樂曲全部演奏完畢時,可以一起鼓掌。樂章之間和組曲之間不個別拍手。(其實在何時該拍手這個問題上,很多去聽音樂會的人都會擔心。比較投機的方法就是觀察你周圍的人,等別人先拍手你再跟著拍,這樣可以避免出錯。)4,演出結束后,不要急于退場。請在樂隊首席退場,演員謝幕后觀眾按序退場。PS:最佳于開演前15分鐘左右到場。
4. 音樂會禮儀包括什么
不可隨意獻花,一般情況下,演出期間,觀眾不能隨意向演員獻花,如有特殊情況,要求以個人的名義向演員獻花,應事先與工作人員聯系,由工作人員安排獻花活動
5. 音樂會禮儀和著裝要求
去聽交響樂音樂會,著裝及禮儀注意事項:
1、 觀眾須穿著正裝勿穿牛仔褲、勿著運動鞋。是重視音樂會的直接表現。
2、 如果聽眾的喉嚨發癢,可以含服非咀嚼型喉糖,暫時控制不了咳嗽或噴嚏的觀眾,可向工作人員要求出場稍歇。雖然精彩的演出不容錯過,但難以自控的咳嗽和噴嚏,必定會給觀眾欣賞音樂會帶來干擾。
3、 未經許可不得錄音、錄影或拍照,以免影響演出及其他觀眾利益。如果需要照相,請千萬不要使用閃光燈,因為閃光燈會打擾演奏者的盡情發揮。演奏者是完全有權利選擇退場罷演的。
6. 音樂會禮儀包括提前入場盛裝出席樂曲中間不鼓掌等
第一種:勉強型也叫應付型鼓掌:兩臂平舉甚至兩臂下垂,鼓掌時面部沒有表情。因為場合要求有掌聲,需要附和。當然,這只有在人多,沒有人注意到的場合才可以用,不然,會引起不快。特別是手臂下垂式,最好不用,除非喝倒彩,又不想讓人發覺。
第二種:標準型:鼓掌時應面帶微笑,抬起兩臂使左手手掌至胸前,掌心向上,以右手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輕拍左手中部,節奏平穩,頻率一致。各種公開場合基本都是這種。特別是國家領導人在公共場合,都是這樣姿勢。
第三種:激情型:兩臂用力向上張開成“V”型,節奏快,有時候還伴隨著高喊“哦……”。這是在音樂會或別的大場面,需要造聲勢、表達自己的狂熱,表達自己嗨的心情的場合。
第四種:小清新型:雙手對立向上,掌跟可動可不動,各手指對立相互碰撞。這是一些年輕人,對自己親密的同樣是年輕人的一種歡迎儀式。這可能是對佛教“阿彌托?!被蛘咧袊湫g抱拳的一種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