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加老人下葬儀式注意事項
葬禮磕頭的習慣,因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磕法講究也不一樣。
東北的習慣是:跪拜,在靈堂內跪拜一般是磕四個頭,逝世之子女在靈位四周,來人后,別人磕幾個頭,逝世著子女必須回應幾個頭,所謂代表長輩回禮(一般是長孫代為謝禮,直屬男性和直屬女性。)。
不知道別的地方磕幾個頭,有三個的還有四的,那里的禮儀是磕四個頭,含義為神三鬼四,給神仙磕頭三個,給鬼磕頭四個.在靈棚內(也就是出殯前搭建的靈棚,不是靈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較固定,每個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
2. 參加老人葬禮注意什么
一、
1、服裝:男女均應穿黑色或藍色等深色的服裝,男士可內穿白襯衣或暗色調的襯衣,女士不應涂口紅,不可戴亮色調的圍巾。
2、飾品:盡量不要佩戴飾品,如需佩戴可考慮素色的飾品或盡量不要外漏,千萬不要外漏佩戴黃金,這是對死者的極大不尊重。
3、慰問句:關懷和安慰對于死者親屬是很必要的,一些過當的舉重如嚎啕大哭應盡量避免,在措辭上也應注意,作為慰問句語,一般可以這樣說:“發生這樣的事情真的令我很悲傷,請節哀”或“這次的事情太突然了,請保重好身體”。
二、拓展資料
指有關喪事的禮儀、禮制。
《禮記·曲禮下》:“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孔穎達 疏:“喪禮,謂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殯宮,及葬等禮也?!?宋 葉適 《蔡知閤墓志銘》:“ 嘉王 可即皇帝位於 重華宮 ,躬行喪禮?!?
喪禮順序
⒈請總管
總管是為了籌備操持好這項喪事的人,他必須有辦此種事的經驗,并能與社會有關行業聯系。還要配備幾位副手聽總管(有的叫總理)的調遣,以有條不紊地挑起擔子。喪家的白事能否辦得順當,與總管關系非常大。
⒉設賬房
喪家一般是找親友擔當賬房。他專管白事當中的各種開支,并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挽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其后還要算清開銷,付給勞務費。
⒊找杠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壽字,架凳兩個上面也有金花圖案。
⒋刻棺木
這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宅早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現由喪家到材鋪看成棺或材料,選好原料運至家門口現由材鋪工人制作。壽材式樣也有南北之分。舊社會的土葬僅在棺材這一項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錢。最講究而貴重的(也是少見的)為陰沉木,其次是金絲楠木、柏木,一般能說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圓,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殮,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還要在棺頭寫字(白色扁字),棺后畫蓮花。
3. 老人下葬后回家注意事項
1、根據黃歷,為逝者選定落葬的吉日。
2、由逝者親屬在落葬師的陪同下,先在落葬的墓穴內焚燒少量黃紙,俗稱為“暖穴”,以表示逝者也有了“溫暖的家”。
3、由逝者親屬親自將福蔭土撒些在墓穴底層,福蔭土具有防潮、防蟲、保護骨灰盒的功效。然后可按朝南或朝西的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
4、放置完骨灰盒后,可在上面鋪上金色或銀布的布匹,俗稱“鋪金蓋銀”,有孝敬逝者及象征來世榮華富貴之意。
5、如墓穴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放置些逝者生前喜愛的物品,以示陪葬之意。
6、之后,再用2包左右的福蔭土(根據墓穴大?。?,撒入骨灰盒的四周,填滿墓穴的整個空間,讓福蔭土保護著整個骨灰盒,具有讓逝者“入土為安”之意。
7、上述過程結束后,在逝者親屬的確認下,由落葬師負責封穴。
8、逝者親屬進行祭供儀式。在墓碑、墓穴及墓位空地獻花籃、花束,并供放鮮果等??蓪κ耪咧v些告慰之話,以示悼念。
9、參加落葬的逝者親屬及親朋好友肅立并默哀,最后進行三次鞠躬,祭奠儀式全部結束。
4. 老人下葬當天注意事項
人人過世當天兒女怎么做,這個問題主要就是看各地和各地的風俗,我們洛陽這一代先說說舊社會,父母過世當天先梳洗干凈后,趕快穿上老人衣,然后放在草鋪上第二才正式辦喪事,現在新時代大不一樣,大部分老人都是在醫院病世,當天兒女先送進太平間梳洗干凈穿上有的老式衣服還有是現代時裝,放進水品官第二天辦喪事,很少當天火化的
5. 老人出殯注意事項
喪葬在我國民族文化中及其講究,它是舉行喪事,讓死者有歸宿,生者有悼念等相關事宜的儀式吊唁是生者有悼念等相關事宜的儀式,古代的吊唁禮儀及其講究,而現在在城市,吊唁儀式已經大大簡化了,主要是遺體告別和開追悼會。前來吊唁的人身著素裝,佩戴白花和黑紗,在悠戚的哀樂聲中,一一向遺體鞠躬致哀,而后在繞遺體一周瞻仰遺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親屬說些簡短的勸慰的話,如“請多保重”、“望您節哀”、“要注意身體”等,勸慰喪家節哀順便,保重身體。
吊唁
一、吊唁要遵守的原則:
守時——可以提前到場等候
莊重——態度和表情保持嚴肅
二、吊唁的禮儀
1、 不宜打電話吊唁。
2、 不得穿著艷色的服裝參加葬禮。
3、 喧嘩或中途退場,是對逝者及家屬的不尊重。
當面去吊唁,一定要記得帶上你的禮物和問候,而且一定要根據情況送去不同的禮物。那些高齡的老人故去,安安靜靜的因為“老”而去世的。這種情況是任何人都無能為力的,故而,這類悲傷會減輕一些。另外一些就是“哀喪”,這些死亡一般都是由于意外造成的,例如:車禍、疾病等,總之是年紀很輕就去世的,這是最令人悲傷的。
不過,喪事總歸是一種悲痛的事情,在吊唁的時候要顯示出悲傷的情緒,更要說些安慰當事人的話。關懷及安慰對于亡者的親屬很必要,一些過當的舉動例如嚎啕大哭應避免,在措辭上也應注意,作為慰問語一般可以說,“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請節哀順便?!薄斑@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請保重身體?!?/p>
喪事時忌諱使用“死”、“慘”等使人聯想到不幸的詞匯;葬禮會場是肅穆的,吊唁者言辭應收斂,高談闊論、嬉笑打鬧都是對亡者及家屬的不敬,說話壓低聲音,舉止輕緩穩重,才能顯出您的誠意和風度。葬禮本身的凝重感和沉痛氛圍,要求人們言行格外謹慎,如果細節上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給亡者家屬的身心造成傷害,所以千萬不敢有所懈怠。
那么出席葬禮究竟怎樣做才最得體?一句話:慎言慎行。以下這幾點規矩您可要謹記:參加葬禮或吊唁活動時,男女均應穿黑、藍等深色服裝,男士可內穿白色或暗色襯衣,女士不應涂抹口紅,不戴鮮艷的圍巾,盡量避免佩戴飾物,如需要可考慮白珍珠或素色飾品,避免佩戴黃金。
三、吊唁的禮物選擇,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參加葬禮的時候送的禮物需要選擇哪些,都有什么講究呢?
1。在追悼會上人們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禮金,這是一種約定俗稱的交往禮物,又是你的一份心意,畢竟在開追悼會的時候總是需要花費和開銷的,你的禮金能夠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記得,這個禮金千萬不能用紅紙包裝,最好用白色或素色紙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寫上“奠儀”、“帛金”之類的黑字并署名。
2。挽幛、挽軸、挽額也稱禮幛,題詞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為多,多是直寫,橫寫的稱“挽額”。
3。祭奠禮品如贈送香燭紙錢、鞭炮、“三牲”、果品之類的祭祀用品,并隨祭品附送禮單帖。
4?;ㄈ蚧ɑ@。鮮花或紙花均可,上寫有挽帶,有上下款,上款寫對死者的稱謂和極簡短的悼詞,表示對死者的懷念。不過送的花也有些講究,因為每種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總的來說送追悼的花,主要以黃色和白色為主,千萬不要送那些過于鮮艷的花。能送的花主要有:
?。?)秋菊和白菊扎在一起表示肅穆哀悼。
?。?)白菊表示真實的哀悼。
?。?)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
?。?)黃色和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戀之意,讓逝者走好。
?。?)白色大麗花可布置靈堂、靈車,寄托哀思。
?。?)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對亡靈的哀悼。
6. 老人下葬時哪些人能參加
在中國,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但大部分地區還是要求孫子必須到場的!現在社會,人們的職業、工作學習地域也許會離家萬里,可能會造成無法參加下葬,但是如果在家應該到場。
7. 參加老人的葬禮注意
1、首先確定去吊唁的時間:在上班的需要向上司請假,在上學的需要向班主任請假。一般情況下,直系親屬或重要長輩去世后第一時間我們就應該趕回,如果不是特別親的人可以在出殯前一天趕到。
2、注意著裝:在參加葬禮時應著深色素色的衣服(最好黑色),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以及佩戴太過鮮麗的首飾。
3、準備物品:準備帛金(禮金),可準備一個花圈或者花籃,可根據當地習俗而定。如何需要守夜,可攜帶一件厚衣裳,避免晚上著涼。
8. 參加下葬儀式應該注意什么
忌諱去世的時候身邊無親人
老人們最忌諱在去世的時候,沒有親人陪伴在身邊了,孤獨地死去是非常凄涼的。一般來說,老人逝世,親人子女們都應當盡快趕來,子孫后代都必須在現場。
壽衣忌用緞子面料
過世之人的壽衣非常忌諱采用緞子面料,因為緞子諧音“斷子”,會讓子孫后代遭遇不幸,整個家族斷子絕孫。因此壽衣大多數都是采用的綢子制成,因為綢子表示子孫多福。另外,壽衣的件數也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不能是雙數,必須是單數,這些都是需要嚴格遵守,否則將會給后代帶來影響。
不能戴孝去別人家
自古以外,家里面有人去世之后,直系的親屬都會戴孝,這表現出了對于逝者的尊敬和緬懷。但是如果戴孝去別人家里的話,是很晦氣的事情,誰都不希望別人帶著晦氣,來到自己的家里面拜訪。所以戴孝的時候,也應該自覺遵守這樣的規定,千萬不要去登門拜訪他人。
辦喪事間禁止參加娛樂活動
在辦喪事期間是不可以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的,除了自家不能舉辦喜慶之事以外,逝者的直系親屬,也不能參加外面舉辦的喜慶盛典。辦喪事期非常忌諱尋歡作樂,而且也不能穿著艷麗,要低調一些,穿一些神色樸素的衣服,以表對于逝者的尊敬。
9. 老人出葬儀式
領取尸體,辦理火化手續。
領骨灰
領取尸體,辦理火化手續。
在辦火化手續之前,選好骨灰盒和一小型靈位牌。靈位牌可請工作人員代寫。注意男、女的寫法:先考、先妣。尸體取出后舉行“開光”儀式。尸體從冷藏柜內取出時,長子抱頭,其他人抱身,將尸體放到停尸車上。如需要移動時,仍是長子在尸體頭部。開光前將尸體身上的紅線剪開,將燒紙灰放入紙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內,再將尸體放入紙棺。意為子女給的上路錢。
殯儀員指導孝子(長子或長孫)開光。孝子持一棉簽,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為開光。意為使其身體各功能復活。開光順序是從頭到腳,依次為頭、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腳。殯儀員說一句,孝子復述一句,然后在該部位上擦一下。例:開鼻光,聞花香;……開右手光,寫文章;開左手光,抓錢糧;開腳光,腳踏蓮花登開堂。開光辭男女略有不同。
開光時,家屬不能哭,更不能將眼淚落在尸體身上。開光后,將尸體交給工作人員化妝。
舉行悼念儀式或告別儀式。儀式前要向司儀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擬好),主要來賓的名單,將一張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給工作人員。儀式結束后,尸體火化。同時,在長子的帶領下,舉行祭奠儀式和燒東西。
將遺像和靈位版供奉好,擺上五谷和水果、糕點,共五樣(有的地方是四樣),放鮮花、白酒、香煙等。長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輩份依次上香。按先長后幼、先近后遠的順序。
燒東西。先燒紙幾張,然后將死者的衣物等燒掉,再將供品都燒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燒七時”再燒。
燒東西時,將帶來的白酒灑在衣物上,以助燃。燒完東西,葬禮結束,將白花,孝帶除去。直系親屬改帶黑紗。
除留下少數幾人外,其他人去吃喪宴。喪宴廳外備幾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從殯儀館回來的人在進入宴會廳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塊糖。
喪宴開始前,家屬列隊,殯儀員主持。主持宣布:家屬對各位親朋來參加葬禮表示感謝,給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屬代表講話。主要內容是感謝,略備薄酒,請大家享用。
喪宴進行中,主要晚輩血親要到各桌敬酒。
領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幣七枚,擺成北斗星狀。然后選大塊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應是頭蓋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張。
骨灰寄存,結束。
10. 給老人下葬后注意事項
穿著得體,不要穿的花枝招展,表情盡量嚴肅點,不要嘻嘻哈哈的。
不管是喜喪還是哀喪,喪事畢竟是沉重的,不管怎么說,家人們都會舍不得逝者的離開。
另外主家肯定會很忙,不要麻煩人家,人家照顧不周需要體諒。
11. 老人下葬流程
中國地域廣闊,風俗習慣存在很大差異,此所謂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小編是魯西南人,我們這個地方,老人去世,按老傳統整個葬禮流程是這樣的。
現在新喪大多以三天為期,下面按時間先后,詳列各項事宜。
第一節:第一天
一、穿壽衣
人病危時,絕氣之前,先穿壽衣。夫婦先亡一方的,穿壽衣為單數;夫婦雙亡的,穿壽衣為雙數。兩頭見棉,取“以棉(眠)為安”之意。
二、燒背褡
先人在靈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氣,兒女把 事先準備好的背褡搭在門檻上(背褡內裝紙錢元寶),點火燒之。同時念叨:金童玉女,前來背褡,西去路上,好生伺候。并呼喚亡人(爹、娘)看好錢褡,該用就用,該花就花,千萬不要委屈自己。一路走好,仙界去安家。待燒完背褡后方可舉哀痛哭。
三、丟噙口錢
噙口錢是一枚青銅錢,由長子丟入死者口內,為“口中含寶”,寓吉祥之意。
四、放餅子和麩子
亡人已逝,包一包麩子和一包小圓餅分別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時念歌:“走到螞蟻山,麩子撒兩邊。走到惡狗山,餅子撒兩邊?!笔顾勒咴谌リ幩镜穆飞弦宦菲桨?。
五、系絆腳繩
人死后停尸在屋當門靈床上,用一條麻繩捆住兩腳,以防炸尸。到辭靈或入殮時,再解開去掉。
六、蓋蒙臉紙
用一張白紙蓋上臉,從頭部向下蓋。因死后臉色難看,以免親人傷心或害怕。
七、放隱身草
隱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靈床前面。
八、燒倒頭紙
意為給死者送錢,親人痛哭一場。
九、做倒頭面
做一碗面條,放在棺頭前面,叫倒頭面,斜插一雙筷子,備死者食用。
十、點長明燈
在棺材前面放一盞油燈,為死者照路,從點上一直到油盡自滅,不能添油。
十一、掛衣服
在堂屋北墻立一把掃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掛在掃帚上,下葬時燒掉。
十二、放糧食
棺后放一袋糧食,敞開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時使糧食自然傾灑,向前灑得越長越好。
十三、剪歲數紙
按死者歲數,有多少歲就剪多少對,用死者拐棍掛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鄰居前來吊紙。第二天晚上辭靈時燒掉,換上一方形白布。
十四、做孝服
孝家主要成員,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帶。
十五、搭靈棚
在靈堂門外搭靈棚,設香案,擺祭品,立牌位。正中間掛竹簾,安放遺像,像下用白紙寫一大“奠”字,像側寫喪聯。
十六、寫牌位
父靈:(正中豎寫)故顯考X公諱++老大人之靈位(在公字右下側小寫一個諱字,諱下寫父名,X為父姓)母靈:A、(正中豎寫)故顯妣AX氏諱++老孺人之靈位(在氏字右下側小寫一個諱字,諱下寫母名,A為父姓,現在也可以不寫;X為母姓)
十七、寫紙幡
紙幡,主要起到金童玉女寶幡接引、引魂入墓。
說明:
1、紙幡為三長條式,上面留出20公分,其余割開,長度為一米,寬度為24公分,兩邊的兩條幅各6公分,中間一條12公分。
2、用麻坯在黃幡上頭穿個眼,拴在一米多高的細柳棍上。
3、長子摔盆捧牌位,次子打紙幡,上林安葬后,將紙幡插在墳頭上。
十八、寫素聯
挽父:一天雨雪凋椿樹,滿目云山慘棘人(薤露興悲)
淚灑冰天悲失祜,父歸東土痛無依(蓼莪抱痛)
挽母:莫報春暉傷寸草,空余血淚泣萱花(遺愛千秋)
終天唯有思親淚,百草痛無益母靈(慈云縹緲)
十九、報喪
派人報喪,親友前來吊紙。如果發喪,還需發帖。
父母報喪帖式:
二十、燒關門紙
每晚關門時燒關門紙,早晨開門時燒開門紙。
第二節:第二天
一、上林請神
在辭靈當天的下午,執事領孝子抱牌位上林請神。到林上燒紙時,執事曰:“點香神知,聞香神現,請神入位,回家受奠。敢告?!毙⒆右灰舅倪?,起身一揖,抱牌位回家。
二、安神
請神到家,與新喪合牌位,孝家行安神禮,一揖四叩即可。
三、盛殮
在辭靈的當天傍晚,客到齊后,特別是要經過主要親友看罷無有異議之后,方可入殮。入殮之前,先用棉絨把棺底鋪好,同時念三遍鋪材歌:“頭頂金,腳蹬銀,子孫后代出貴人?!泵藿q上面再鋪條褥子,褥子上擺放九枚銅錢,叫“墊背錢”。頭下一枚,兩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兩胯下各一枚,臀下一枚,兩腳下各一枚。然后放好枕頭,抬尸入棺。揭開蒙臉紙,解開絆腳繩,對死者正衣正冠,做全身最后檢查。
四、凈面照面
舀一碗凈水,象征性給死者洗臉,洗臉時念凈面歌:(男)“澆花澆根,留子留孫,只留富,不留貧,子孫后代不求人?!保ㄅ霸曰魳s,留閨女留外甥;栽花留花,多留福,少留怕,榮華富貴都留下?!眱裘嫱戤?,把碗扣在棺前,出喪時由抬棺人用腳跺爛。然后用一面鏡子象征性照一照死者面容,讓死者滿意,然后用力摔碎鏡子。把一切安頓停當,就扯斷絆腳繩,解開捆手索,全家最后瞻仰遺容。這時不許嚎哭,說是防止淚滴尸身,下世不能轉生。隨將棺蓋半掩(頭位留空),便于瞻仰遺容。然后焚香,共同燒入殮紙,全家舉哀。
五、封棺口
起靈前,壽終男由姥娘家至親、壽終女由娘家至親看殮,觀察靈柩尸首,是否有不妥之處。
隨后,由長子或長孫頭頂托盤,內裝新毛巾一條、上等香煙2盒,現金20元(手巾包裹)。雙膝跪于門口中央,面向棺材,待至親砸好第一扣,方可站起。把托盤交予引扣木匠師傅。
鑲上棺扣,扣上系五色線。合扣后棺上灑五色糧。孝家就地大哭一場。
六、辭靈
在出殯頭一天晚上,在靈棚舉行祭奠儀式,叫辭靈。先由孝家行辭靈十二拜禮,然后親友帶祭禮行辭靈禮。
七、送三(送盤纏)
孝子手抱牌位,繞棺轉一圈,口喊“爹(娘)上轎走”。出家門,兩忙人用椅子抬牌位在前,孝家和上林的親友手捧清香在后,路上兩步一擲香,到十字路口或村頭,首先把椅子擺在十字路口南方,執事曰:孝家面南祭拜朱雀神,一拜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伙,亡人繞火而行;然后把椅子轉到西方,執事曰:孝家面西祭拜白虎神,二拜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亡人拾金而行;最后把椅子轉到北方,執事曰:孝家面北祭拜玄武神,三拜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亡人順水而行。
此為拜四方,實際只拜三方,從家出來的方向不拜。也有一說,林地方向不拜。
拜畢,執事把牌位請到轎內,安放妥后,孝眷起身痛哀,從左到右,圍轎一周,并把手中清香撒在轎頂,轉回靈棚,途中兒女不能再哭。另有人燒轎。
第三節:第三天
一、祭祖
出殯當天早上,由執事帶領,響班隨行,孝長子或長孫抱公雞上林破土,破土前先行祭祖禮。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墳前上香、奠酒、焚紙,一揖四叩首。執事曰:“林堂陰宅肅靜,今天是××府(太)君仙逝大祭,安葬于祖塋側,歸塋之前,先告禮知,共安九泉,敢告?!毙⒆佣\告曰: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俺爹(娘)已仙逝,今天就挨您住下,請您老人家往后多多照顧。
二、刨墳
孝家抱公雞破土,先在墓穴上畫個長方形坑樣,燒香焚紙,孝子用針刺破雞冠,把血滴到酒盅,再倒上酒澆在四角及中間。接著孝家拿雞嘴在佳城內地面畫十字,執事隨曰:天圓地方,人倫常綱,今日破土,百事吉昌。鳴炮奏樂!然后孝家在四角和中間各挖一锨土,回家時向刨墳人一揖三叩首,以謝代勞。
墳墓埋法:翁不見媳,雁行排列,閃開神路,只有祖墳可用夾棺葬(所謂夾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中,妻居兩邊),其子孫只能用排棺葬(所謂排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內,妻全居外)。夫妻墳兩棺材頭要齊,兩棺側距前為一豎腳,后為一橫腳。
埋葬排列方法主要有三種:
圖一:大昭穆(攜子抱孫)
圖二:小昭穆(偕妻抱子)
圖三:帶子上殿
三、設禮桌
即收禮所設記賬桌。奠客到后,必須到禮桌登記、納禮、領孝。然后奠客等候祭奠,如果是娘家客先行過去,一般不等。如果是該著跪棚,可以告訴桌上,以便先過。
祭禮賬單
專人記賬,記清核準,對賬無誤后及時交給內執事。
四、迎吊客
把吊客帶來的供禮或者抓供的錢項先擺在祭桌,如有帳子也掛在棚前。然后執事領孝子迎客,行至迎客的供桌前,先進行拜供,執事向供桌一揖,孝子向供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此時吊客肅立;(有的地方沒有拜供一節),然后迎客,執事向客頭一揖,客頭還揖。孝家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吊客拱身靜候,如果是舅、叔、哥等出迎,吊客理應半跪。然后吊客跟隨執事前行,直至大門。
走到大門口,另有執事迎接,執事一揖,吊客還揖。吊客進到棚口,執事喊“客到”,另一執事喊“謝客”,此時吊客正身一揖,然后叩頭鳴哀。此時執事燒紙。人拉吊客止哀,再連叩三頭,平身一揖,禮畢轉回,出門到茶桌,等候祭奠。此是吊紙。
如果燒吊一時,即吊紙與祭奠同時進行,則吊紙完后不要出棚,而是接著祭奠,一般施行十二拜禮,具體做法如下:
吊唁十二拜禮
立身靈棚左角,向供桌上首執事一揖,執事還揖。左腳一步到靈棚中線,再右腳一步到靈棚右角,向供桌下首執事一揖,執事還揖。然后左跨一步到棚中線。以上向兩執事做揖是一種文明禮貌動作,有之亦可,無之亦可。下面方算十二拜禮:立身靈棚中線一揖,上一步一揖,再上一步一揖到供桌前,跪下上香,上香畢伏地叩頭,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右后退一步,一揖,接著四叩頭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再次跪下上香,上香畢叩頭,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左后退一步,一揖,接著四叩頭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跪下奠酒,完畢伏地鳴哀,執事拉起,起身一揖。然后一邊鳴哀一邊行禮,鳴哀直到禮畢。向正后方退一步,一揖,然后四叩頭四作揖(也可跪地連叩四頭,起身一揖,謂懶十二拜)。如此禮畢。執事喊“回禮”,眾棚趴子舉哀棍行禮,此時隨即俯身做環形還揖。有需頂簾子者,此時上一步到左前方跪地鳴哀,執事拉起止哀,出棚。
棚口處有執事迎接,執事一揖,吊客還揖。如此完畢,吊客到飯桌即可。如果該著陪祭,等候執事來喊“陪祭的客”,跟隨執事到靈棚行送行禮,一起上林。
五、送行禮
孝家與上林的親友一起在靈棚行送行禮,一般為十二拜禮。
(也有的把“燒轎送行”安排此時進行。)
六、起靈
起靈之前,要請陪祭上林的客點心酒果,不能空腹上林。執事曰:“今天是×××府君(女稱太君)仙逝大祭,眾位親友蒞臨,增光盡心,孝家前來安坐?!毙⒓乙灰?,三叩首,平身一揖。
此時閨女在靈堂前跪拜一炷香,吹嗩吶拿天鵝,費用閨女支付。
然后,執事領孝子請陪祭的客一同上林,執事曰:“孝家請陪祭的客,靈堂前盡心,孝家伏揖,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平身,伏揖?!弊咧链箝T外再做一次。
七、出殯
出殯時,鳴炮奏樂,在大門外設桌,擺上煙酒點心,招待抬喪的人(南方叫“八角”)。出殯前,每人要吃兩塊“大肉”,喝一碗白酒。執事領孝子一揖三叩,抬喪人起棺出喪。把棺材抬到大門外喪架上,孝家行十二拜禮。把棺抬起時,孝子將“落盆”重重地摔在磚石上,意思是打碎陽間用的鍋。一盆摔下,圍觀者蜂擁搶祭,誰搶的多誰有福,小的吃了成人,大的吃了長壽。長子摔盆,孝家引路前行,三步一前走,兩步一回頭,這叫“迎材頭”。行至路祭處,落喪路祭。
八、路祭
路祭是孝子祭路神,求路神讓道。路祭禮一般十二拜禮即可。把棺材停放在大街正中,孝子夾道分列,各家吊客行祭禮,有四拜、八拜、十二拜和二十四拜幾種。(有的地方此時安排“誦讀路引”)。
九、下葬
下葬后,執事讓孝男孝女看看是否適當,再請娘家客看是否有意見。最后,執事曰:“抬重的請不要走,孝家還有一謝?!毙⒓乙灰救?,起身一揖。
然后行墓祭禮,完畢,執事曰:“請眾親友留步,孝家還有一謝?!毙⒓疫殿^。孝家把腰中系麻與哀棍丟在坑內,圓墳一周,一邊撒土一邊留下少許,用衣服兜好,圓墳完后回家,把土倒在糧倉內,以保佑生活安康。